您的位置:首页  > 商会动态 > 揭商访谈 > 黄畅然:高擎善炬践大爱
黄畅然:高擎善炬践大爱

由 揭阳新闻网 于 9/27/2011 12:00:00 AM 编辑, 浏览次数:2879

  

 

 

 

 我会荣誉会长黄畅然接受揭阳市“忠诚楷模”表彰大会颁奖

 

 

       因无条件捐资1.5亿元建设揭阳楼及其广场的义举,使一向鲜见于媒体报道的黄畅然,无可阻挡地走向了公众的视野……

 

再说揭阳楼效应

 

       一年前,当揭阳楼及其广场竣工之初,看到不断的人流汇入揭阳楼和揭阳楼广场时,记者已经预感到这只是“揭阳楼效应”的初始表现。果不其然,半年之后,到揭阳楼参观的各地游客就超过了150万人次,这还不算,此后201010月,揭东县感恩慈善基金会成立晚会上,就筹集到善款1.2亿元。20112月,揭阳市“感恩奉献大型佛教音乐会”上又筹得善款总值近10亿元;20115月,普宁市慈善总会成立,筹得善款8亿多元人民币……

  

       捐资数额一再刷新,捐赠热情高潮迭起,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在忠诚如山、感恩奉献的旗帜下加入了公益慈善活动的行列,“支持家乡、振兴揭阳”成了揭阳楼时代的强音,至此,“揭阳楼效应”产生的强烈共振,让人们深刻认识到,这不仅是一份宝贵的物质财富,同时也是一份沉甸甸的精神财富。

  

       面对风起云涌的“揭阳楼效应”,首举善炬的黄畅然先生也感到始料未及:“一支烛光可能照亮的仅仅是一小片,但千百支烛光汇聚在一起却能耀亮一大片天空。对于‘揭阳楼效应’我不能贪天之功,这是多方努力的结果。”黄畅然如是说。

  

盛名之下的淡定

  

       近年来,黄畅然先生为社会文化、宗教、教育等领域捐资累计已超过3亿元。

  

       作为一位慷慨而纯粹的慈善家,黄畅然很自然地受到了人们特别是家乡父老的敬重,同时也得到了广泛的礼赞。在揭阳楼广场竣工之时,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曾握着黄畅然的手称赞说:“你为揭阳人民做了件名留青史的大好事,称得上立德、立名、立功。”

  

       20114月,黄畅然在胡润中国慈善榜位列第十,成为广东省最年轻的慈善家之一;20111月,黄畅然荣膺“2010年度‘广东十大新闻人物’”。在揭阳乡亲中,人们更把他喻为一面旗帜、一盏明灯,甚至还有不少企业家把他称之为揭商的“精神领袖”……

  

       面对头顶众多耀眼的光环,黄畅然一如以往的从容淡定。他说:“水至清则无鱼。一个人出了点名,不能贪天之功,更不能忘乎所以,况且人无完人,金无足赤,为社会、为家乡出点力,这是作为揭阳人的本分,揭阳如今还是欠发达地区,众人拾柴火焰高,看到越来越多有能力的人站出来帮助、支持家乡的建设事业,这是最让我感动和开心的事。”

  

绝对数含金量

  

       近日,记者看到某大媒体对黄畅然的一篇报道,其中一句话引起了记者的思考。该报道说:“2010年底,黄向墨(畅然)捐资1.5亿元建造的揭阳楼及其广场竣工,他因此被评为广东省十大新闻人物……”

  

       记者对此说法不敢苟同。是的,黄畅然近年来累计为社会(主要是对家乡)捐赠了超过3亿元的个人财富,这3个亿的无偿捐赠也的确为他带来了许多荣誉。问题是倘若我们仅以捐赠的绝对数来说事,我们也就成了十足的“拜金主义者”了。

  

       从对黄畅然先生两年多的跟踪采访中,记者深知黄畅然先生的捐赠行为有着十足的“含金量”,他的捐赠完全出于自觉、自愿,是慷慨而纯粹的,说到底,还是他骨子里对家乡的深情,对社会的责任使然,没有这个根本点,他在深圳的公司就不会以家乡玉湖的名称来命名,更不会在大量捐资后,还一次次回到家乡奖教助学和为建立教改长效机制而倾注大量心血。没有这个根本点,他就不会在捐建了揭阳楼及其广场后拒为自己塑铜像,更不会在无条件捐资1.5亿元后已经美名远扬的情况下,还接二连三再为揭东县慈善会捐赠1000万元和此后为揭阳榕江观音阁工程捐献8000万元。没有这个根本点,黄畅然更不可能面对多家媒体坦言道:“真慈善必须做到三点:首先是真正拿出真金白银。其次把钱给真正需要的人和地(方),即不要‘锦上添花’,而要‘雪中送炭’。最后是不从中牟利。”“我捐出的每一笔款,我的公司没有从揭阳以及其他捐赠项目里赚过一分钱。因为投资是投资,慈善就是慈善,慈善是不可以讨价还价的,必须是完全无条件的,哪怕索取了一毛钱的回报,都不能称之为真慈善。”

  

       当年,记者采访黄畅然先生时,他曾说过一段至今让记者难以忘怀的话:“当慈善由企业家的个体意识觉醒,进而推动整体意识的觉醒,财富才能凝聚成造福大众的力量,财富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效应,在这个基础上也才能造就真正意义的慈善家。”

  

       这,就是黄畅然先生倾心慈善事业最有力的注脚,也是他的捐赠行为拥有超高含金量的根本原因之所在。

  

慈善是企业发展的动力

  

       不久前,黄畅然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,提出了一个很独特的见解,那就是“慈善不仅不会真正削减企业利润,相反,还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一种动力。”

  

       黄畅然认为:一个人的能力越大,他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就越多。作为先富起来的一员,不能为富不仁,财大了不要气粗,而要尽可能多一些社会责任担当。社会责任,我认为这个词是专为企业家定制的慈善概念。现在社会上很多有钱人只能说进入了上层社会,‘上层’是一个纯粹的经济标准。他们还没能进入上流社会,上流社会有点西方贵族阶层的意味,我认为上流社会的人除了拥有较大财富外,还需包含个人人格的完善和对整个社会的人文关怀,也即社会责任担当。

  

       我之所以说慈善是企业发展的一种动力,包含两个层面,一是对企业领导而言,过去我们办企业可以靠勤奋、靠节俭,现在光凭这点就远远不够了,身处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,企业领导要力求成为学者型领导,要不断学习,更新知识才能紧跟时代不被淘汰,你要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,必须把企业领导好。对企业而言,你要拿出真金白银去做慈善,你就要千方百计去合法赚取更多的钱,然后按照企业的盈利比例来做慈善。慈善原本是一件很美好的事,如果没有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,力所不能及地拿钱来做慈善,以致企业倒闭,员工失业,就会为社会带来包袱,这样的慈善就是有问题的。因此,不断地赚钱壮大企业,不断地扩大慈善的边界,两者之间是种能动的关系,是双向促进的关系,一旦进入这种良性循环,慈善就成了推动企业的动力,而企业在创造更多社会价值的同时,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层次也就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,获取了更大的动力。